新闻
 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 > 媒体报道
新华网:郝晓光和他的竖版世界地图令人耳目一新
2014-09-05| 【 】|阅读次数: |文章来源:

  

 

  新华网武汉8月12日电(记者方政军)早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候,记者就采访过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晓光博士,当时他编制了一套竖版《系列世界地图》,记者于2000年5月12日率先在新华社和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报道后,专家认为从不同视角回答了人们观察世界的不同答案。

  新近,湖南地图出版社全国地图编辑室分别出版了竖版《中国地势图》和竖版《世界地势图》,果然令人耳目一新。

  中国地图由横改竖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?著名地图专家邓吉芳说,常见的横版中国地图不是一张中国全图,而是两张局部图的拼接。图上将相当于中国大陆面积1/4的南海及南海诸岛切下来,再将比例尺缩小一半,绘成一个小方块,放在右下角。这样一来,一张完整的中国全图就变成了两个部分的拼接,制造了中国东西长、南北短的错觉。”邓吉芳说,这么多年过去了,右下角贴小方块的横版中国地图却没有变。竖版地图后来在一些图集中出现过,但未在专题地图,或面向社会公众的挂图中出现过。

  今年1月,中国地图出版社推出了新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》,正式以竖版的形式和读者见面。在这张竖版中国地图上,首次将南海诸岛与大陆同比例展示出来,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海诸岛的主要岛屿、岛礁以及与周边岛国、岛屿、岛礁的地理位置关系,而不是挤在角上成为插图。

  “竖版地图出来后,很明显南北更长,就给读者一个更直观的疆域概念和海权意识。不过,我们在出版的时候,在这张图的基础上又延展了一下。”邓吉芳用手比划着,在构图上,把南北向拓宽,“雄鸡的上身”不再顶着图纸边界,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地理关系也展现出来。

  据介绍,湖南地图出版社的这张竖版中国地图在今年3月出版,当时印刷了2万份,到7月份就卖断货了。读者纷纷反馈说,“这样的中国地图看起来舒爽多了”。

  湖南地图出版社佘世建先生为了说服郝博士时介绍,他们在2008年时编制了一本《中国海洋国土知识地图集》,编辑这本图集是为了反映国家在陆海疆域的主张,普及知识。这本书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外交部反复审阅,两年后终于获得了出版资格。

  郝晓光主编的《系列世界地图》一套为4版,东、西、南、北半球各一张,且三横一竖,南半球版《世界地图》是竖的。1958年5月出生的郝晓光,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绘专业,理学博士、博士后,中国第13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越冬队员,现任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、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秘书长、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,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学、地球物理学、地震学、地图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,出版著作五部,发表论文120余篇。

  谈及创作的想法,快人快语的郝晓光说,亚太版(即东半球版,中国现行世界地图)和欧美版(西半球版)的世界地图一直是国际通用的两个版本。然而,即使亚太版和欧美版结合起来,也并不能完全解决世界地图上存在的问题。

  “设想一下,把一个篮球纵向剪开,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剪开的两面平整地铺在地板上。要想把一个球面变成平面,必须利用投影技术,但是投影是会带来变形的,譬如,在中国现行世界地图上,北极和南极地区被严重地变形了,北极点和南极点被拉成了一条线,我们无法看到一个客观真实的南北极。”

  “亚太版和欧美版就好比篮球纵向剪开的两面,其投影方法采用经线分割地球仪,地球是圆的,可以纵切,就可以横切,可以经线分割,就可以纬线分割。”郝晓光认为,通行的世界地图并非不可变更。在设计图上,郝晓光几易其稿,最终沿着北纬15°把地球仪切开,分成南北两个半球,“把东西南北四张结合到一起,才是一种理想的世界图景。”

  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执行主编单之蔷曾专门撰文《新版世界地图有哪些重要用途?》来阐述竖版世界地图的应用与意义。他说,在南半球版世界地图上,南极大陆及周边地区变形最小,中国的3个南极科考站能够在这张地图上很准确地标注位置,这在传统世界地图上是做不到的。2004年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远洋航行及2005年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,考察路线在传统地图上无法表示,而在南半球版的世界地图上形成了一条完美的闭合曲线。2005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这张航线图,也将世界地图(南半球版)展示在了亿万观众面前。

  更重要的改变是航线标示。北冰洋在过去的世界地图上好像是地老天荒的世界边缘,如今在北半球版的竖版世界地图上,则成了被各国环绕的“地中海”。许多国家或城市隔着北冰洋遥遥相望,彼此的距离很近很近。而在传统地图上标示的航线,中国到欧美一律取道太平洋。2002年9月,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依据新编世界地图北半球版,制定了通往美国的北冰洋航线。相比走太平洋距离近了约8000公里,单程飞行比过去减少3个多小时。

  单之蔷形象地描述,如果把飞机的航线换成导弹飞行路线,新版世界地图对中国的意义或许更好理解。在中国军方北斗卫星的北扩计划中,按原计划,北斗卫星覆盖的范围在中国的北部终止于国界,在东部则伸入到太平洋。这是传统世界地图的“世界观”在起作用,以为某国的导弹是穿越太平洋而来。“郝晓光的新版世界地图则告诉我们,某国的导弹要来的话,应该是从北极上空来,因为这个距离最近。”

  受郝晓光新版世界地图影响,北斗卫星的覆盖范围由太平洋指向了北极。为此,军方还给郝晓光回复了一封信,信中写道,“新编《系列世界地图》以独特的视角,准确地表达了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……为我国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。”

  郝晓光告诉记者,“竖版《世界地势图》颠覆了人们惯有的横向地图思维框架,最重要的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。”他说,地图虽是一张纸,但它却给人灌输一种看世界的框架和模式,仿佛世界就是地图表现的那个样子。很多地图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,唯独世界地图不一样,它是一个社会读物,是普通大众都会接触到的事物。既然是大众读物,它的社会影响性就会大。比如青少年看到原来一张横向的图,现在变成4张这样的世界地图,他会想,原来世界地图还可以这样,这也许对他的思想会有所触动。再比如一个化学家,看到世界地图固定的版本都会变,会举一反三地想:是不是在他的研究领域里面也有传统的东西需要去变革……在思维上引起变革,这就是最大的社会意义。

  湖南地图出版社已出版的竖版《世界地势图》是郝晓光系列地图4幅中的一幅(即南半球版)。

 
  附件下载
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: 鄂ICP备20009030号-3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徐东大街340号 邮编:430077 电话:027-68881355 传真:027-68881362